第二十七章 大雪至,罢兵-《三国之少年帝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这份怨念,是由袁氏承担。
    刘辩完全可以充当仲裁者的角色!
    “袁术素来与袁绍不和,可以创造机会,将袁绍外放,去其臂膀。”
    “若袁绍为忠,自然可大用,若为奸,陛下弃之即可。”
    对于袁绍来说,也是一场考验。
    “叛军除,丁原除,再夺袁氏兵权,陛下在洛阳,便可一言九鼎。”
    刘辩深以为然。
    贾诩建议的关键点在于袁术,在于袁氏!
    仅仅是太傅袁槐,就给刘辩巨大的压力。
    再加上袁术、袁绍二人,朝廷恐怕是袁氏说了算,而不是刘氏了!
    至于丁原,不过是小疾罢了。
    留着他,看谁不顺眼,就扣上同党的帽子除掉。
    贾诩“先内后外”的方阵,很符合刘辩的心意。
    朝廷都不稳,谈何令十三州臣服!
    “其三,陛下除了提拔新晋之外,还需拉拢一批德高望重的大臣。”
    “比如说朱儁与皇甫嵩,陛下完全可以将他们召集入京。”
    “善!”刘辩赞同。
    卢植也说过,朱儁和皇甫嵩都是汉室忠臣。
   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?
    皇甫嵩抗击黄巾的时候,统帅着天下兵马,威风不可一世。
    后来他成为了冀州牧,却没有成为诸侯!
    光凭这一点,就值得刘辩拉拢重用。
    “太原王氏、弘农杨氏陛下都可以利用起来。”
    王允自然不必说,冒着生命的危险,呵斥董卓,对刘辩自然是忠心的。
    弘农杨氏离洛阳不远,刘辩掌握着兵权,他们还敢乱来不成?
    太尉杨彪老狐狸了一点,也不过是明哲保身,对于汉室,他还不敢有那份心思!
    “文和,你为何对朝堂如此了解?”
    “与袁术交流,有所得。”
    刘辩秒懂!
    敢情贾诩这个老荫庇,不仅从袁术那里套到了情报,还打算坑他一手?
    有一种计谋叫,认为你傻,坑你没商量。
    在某种程度上,袁术和牛辅有共通之处。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