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封赏-《三国之少年帝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
    突然,有一少年郎站出来,道:“臣弟刘协,叩见陛下!”
    刘辩看了他一眼,示意刘协继续说下去。
    “车骑将军董承,乃是董太后之侄,被董卓胁迫,才忤逆陛下,他绝对没有反叛之心。”
    “董承如今在何处?”
    “被视为叛党,关押在监狱中。”
    刘协在没有受封陈留王之前,被董太后养大,号称“董侯”。
    而董太后是汉灵帝的生母,也就是刘协的奶奶。
    只不过世事变迁。
    董太后和汉灵帝都喜爱刘协,想要立他为太子。
    刘辩的舅舅大将军何进,和母亲何太后,更有手段,与宦官合作,扶持刘辩为帝。
    刘协和董承是刘辩的敌人!
    按理说,刘辩不会放过他们,只是此一时彼一时。
    不到万不得已,刘辩不想被冠上一个“杀弟”的罪名。
    “带着董承,回你的封地去吧!”
    刘协怔住了,不过最终还是俯首一拜。
    “谢陛下!”
    刘协留在洛阳,始终是一个隐患,刘辩干脆一脚将他踢到陈留。
    “唉――”
    大殿之中,突然传来一声叹息。
    前将军袁术一瞪,喝问道:“蔡祭酒,为何叹息?!”
    蔡祭酒,正是大儒蔡邕。
    蔡邕因为金商门问对泄露,被宦官报复不得不亡命江海十多年。
    是董卓让蔡邕重新进入,对蔡邕很是厚待,先是任命为祭酒,三天之内,遍历三台。
    所谓三台,就是尚书、御史、谒者。
    可见董卓非常器重蔡邕。
    为什么刘辩直接将陈纪、荀爽革职,却独独留下蔡邕?
    蔡邕不仅是世家子弟,更是一名大儒!
    卢植、郑玄、马日磾等都与其交好。
    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,儒家就一路发展壮大。
    刘辩此时还很弱小,轻易动不得。
    “董公残暴,但其对大汉也有功,党羽多无辜,陛下何不网开一面?”
    “大胆蔡邕!”
    袁术咆哮呼喝。
    第(3/3)页